廟前準備一同遶境前往”香路”的信眾
|
遶境陣頭出發前當然要敬神一下
|
|
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精心設案桌
|
|
|
等著迎神隊伍的民眾,看看這家幾了多少人呢?
金門的遶境文化與台灣本土看上去外表的東西是一樣,一樣有神轎、大仙ㄤ仔、陣頭,但金門人有他們獨有的特色,不同於台灣搖晃神轎的方式,他們用的是扛輦,扛神轎的人會重覆把轎子由頂往側邊往下搖約或超過90度的方式旋轉,像是神明在坐雲霄飛車一樣非常刺激。
|
|
|
|
扛輦:金門很經典也很具特色的抬轎方式
遶境,當然少不了七爺八爺的大仙ㄤ仔在陣頭裡,與台灣不太一樣七爺八爺的衣裝感覺走的是簡樸風,很樸素的就以單色的衣服加上白袖沒有佩戴腰帶,非常俐落的風格,除了基本的七爺、八爺及文判、武判之外還有董、李排爺,他們是城隍爺開庭審理時負責執杖行罰的衙役,造型就像包青天裡頭拿大板的那些人一樣。
|
像是捕快的董、李排爺也是城隍爺的部將
|
|
人感到有趣的是蜈蚣座,小朋友以古裝人物的角色坐在蜈蚣座或三輪車上遶境,還有小朋友的跳鼓陣,這樣看來遶境隊伍裡從小朋友一直到年長的朋友都有,小朋友坐蜈蚣座,大朋友扛起陣頭裡的重要角色,老朋友隨香路跟隨城隍爺一起遶境,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地的信仰,也把信仰當作跟自己生活的一部分。 |
|
|
|
東門境陣頭蜈蚣座上穿著古裝角色的小朋友
這樣的蜈蚣陣也頗具新意
|
北門境陣頭的小朋友藝閣
|
|
|
|
西門境的藝閣有點黃包車的感覺
|
南門境陣頭"打花草"鄭元和上京趕考的故事
|
|
金門迎城隍的活動令人感覺到不只是在地人對於信仰得虔誠,更重要是「在地人愛在地文化」,也許是金門人的純樸跟簡單,讓他們對於自己的東西很自然而然的承襲下來,反應在迎城隍的活動中,就像過年的時候,要弄得熱鬧、開心的聚在一起,整個金門城都是一家人一起慶祝迎城隍這個嘉年華會,對於迎神陣頭也都是很尊重很規矩的觀賞而且很熱情的遞茶水、打招呼,這樣的迎神文化在台灣本地的廟宇或陣頭也可以做為參考,台灣本地的人也可以去感受我們自己的文化是甚麼?也可以去接受或參與我們自己的嘉年華會。 |
|
|
|

從台灣來作客的城隍老爺的蜈蚣座
|
連電音三太子也來一起熱鬧
|
|
這次還邀請了外國的朋友一起參與
|
|
|
|
花博的也為了金門迎城隍在各個路口有設置繞境相關的作品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