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霞海城隍廟,霞海城隍廟,霞海月老,霞海城隍廟月下老人

回首頁 中文ENGLISH日本語
         
 
 
 
 
     
 
 
 
 
     
   
     
 

      城 隍信仰起源於都城守護神,在中國漢民族社會中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,清代列入祀典,城隍廟與文廟、武廟、天后廟成為國家各級政府每年固定舉行例祭的對象。如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高拱乾《臺灣府志》〈典秩志〉載:「城隍既祭於壇,而復崇之廟者,祀以人道也。凡新官入境,必致肅齋宿而後履任;祈禱水旱,必先牒告以及民間雞豚操祝,神尤效靈焉。」省府縣各級官吏在新官上任時必先往城隍廟履新報到,遇有水災、旱災等祈禱於城隍,而有官司無法解決者也祈求城隍之庇佑希望能迎刃而解,城隍早已由古代的都城守護神一躍成為具有司法職能之神祇。霞海城隍信仰在道光年間,隨著福建泉州府同安人渡台,原奉祀於艋舺八甲庄同安人聚落。

 

 
 

霞海城隍廟的建立與同安族群在大稻埕開發有密切的關係

 
 
 
 

 

      後因咸豐三年(1853)的頂下郊拚械鬥事件,艋舺同安人遂奉城隍遷移至大稻埕地區發展,初時安奉於陳金絨子陳浩然所經營的糕餅舖中;至咸豐六年(1856)由海內會陳姓族人和地方善信共同發起建廟,並於三年後落成。近一百五十年來,霞海城隍廟即成為大稻埕地區的信仰中心,也見證了大稻埕地區的發展。

 

 
 

大稻埕河港在清同治年間開放五口通商之後,成為淡水河岸最主要的貿易港

 
 

 

     在台北盆地的開發史上,大稻埕地區的開發遠落後於新莊、艋舺、滬尾、八里坌,甚至是鄰近同屬同安人聚落的大龍峒地區。然而卻因為外國勢力的進駐,使得大稻埕在短短十數年之間,一躍成為台北盆地商業活動最蓬勃的地區,這種情形延續到終戰後數十年期間仍然如此。

 
 

『淡水廳志』「分圖一」載有大稻埕的地名。

 

日治時期停靠在大稻埕碼頭邊的中國戎克船。

 

 
 

 

     而霞海城隍信仰的發展,也因為拜大稻埕地區的商業蓬勃之助,由一個原本只是同安霞城海內派守護神之姿,發展到清末、日治時期已成為台灣本島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,而每年的霞海城隍出巡繞境活動,更是與北港的媽祖繞境活動齊名,並列成為台島兩大宗教活動,在日治時期素有「北港迎媽祖、台北迎城隍」之稱。